(1)进口替代:主要方法是利用高关税和数量措施限制基本消费品的进口,同时利用高估的汇率鼓励工业所需的原材料和技术设备的进口,以达到支持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目的,实现基本消费品的进口替代。
(1)优点:
(1)奠定一个国家的初步工业基础;
②发挥国内资源优势;
③保证外汇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2)缺点:
(1)阻碍出口发展,导致国际收支恶化;
②忽视非进口替代部门的发展;
③排斥竞争,降低整体经济效率。
(2)出口导向:其主要特征是逐渐接近均衡汇率,有的甚至低估汇率以鼓励出口;取消数量限制措施。
(1)优点:
(1)有利于获得比较利益;
②引入竞争机制;
③促进出口发展;
④适应国际贸易规范。
(2)缺点:
(1)容易出现外汇失衡;
②对外依存度大。
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选择保护性贸易政策?
在工业经济时代,特别是20世纪50-6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国家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结构呈现出单一化、畸形化的特点。发达国家工业化已经充分发展,国内市场日益饱和,迫切需要向海外拓展原料和销售市场。因此,发达国家大力提倡自由贸易。原则上,自由贸易要求国际贸易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因此,发达国家可以把自己的制成品卖给广大的落后国家,实现自己的经济扩张。而落后国家只能生产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经济结构得不到改善和升级,经济发展永远停留在落后水平。在不对称经济发展的要求下,发达国家往往凭借实力,大力推行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剥削和掠夺落后国家的经济资源,摧毁和扼杀其新兴产业。在这种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独立和发展利益将得不到根本保障。面对特殊的历史背景,发展经济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保护民族工业的思想和口号。保护性贸易政策的提出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认同,成为工业化初期的必然选择。
通过对民族工业的保护,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获得了一定的空空间。生产力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提高。它将落后国家在保护性贸易政策中固有的、静态的、低水平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创新的、动态的、高水平的比较优势,说明保护性贸易政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进口替代是指国内产品对进口商品的替代,或通过限制制成品进口来促进国内工业化。进口替代是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由发展中国家的两位经济学家prebisch和Singh提出的。此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实施了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政策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部分外国工业品的进口,促进国内相关工业品的生产,在国内市场上逐步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从而为国内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工业化。又称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是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通常的做法是,国家通过在税收、投资和销售方面给予优惠待遇,鼓励外国私人资本在中国设立合资或合作企业。或者通过来料、来件等加工贸易提高工业化水平。为了发展国内替代产业,需要通过提高关税、数量限制、外汇管制等手段限制国外工业品的进口,使国内受进口竞争的产业在少竞争、无竞争的条件下发展壮大。进口替代政策是以经济独立为目的,减少或完全消除该类商品进口的政策,国内供应完全由国内生产者制造。狭义的进口替代仅限于用国内产品替代某一特定产品的进口。但是,从广义上讲,一个领域的进口替代旨在通过减少或禁止某些产品的进口,使国内经济结构发生预期的变化,或者为国内非传统领域的投资创造动力,使资源能够进入这一新的产业部门,导致生产活动的出现和扩大,从而改善整体经济结构。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农业和矿产初级产品价格下降,而发达国家生产的消费品价格上升,不平等的贸易关系日益突出。为了克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发展本国民族工业,广大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一些进口商品的生产,供国内少数富裕阶层消费,从而实现进口替代。进口替代一般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立和发展一批最终消费品产业,如食品、服装、家电制造及相关的纺织、皮革、木材等产业,以国产消费品替代进口商品。当国产消费品能够替代进口商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时,就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进口替代从消费品转向国内紧缺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如机械制造、石油加工、钢铁工业等资本密集型行业。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进口替代产业日趋成熟,为全面工业化奠定了基础。进口替代政策是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部分外国工业品的进口,促进国内相关工业品的生产,在国内市场上逐步用本国产品替代进口产品,从而为国内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工业化。又称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是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通常的做法是,国家通过在税收、投资和销售方面给予优惠待遇,鼓励外国私人资本在中国设立合资或合作企业。或者通过来料、来件等加工贸易提高工业化水平。为了发展国内替代产业,需要通过提高关税、数量限制、外汇管制等手段限制国外工业品的进口,使国内受进口竞争的产业在少竞争、无竞争的条件下发展壮大。进口替代政策是以经济独立为目的,减少或完全消除该类商品进口的政策,国内供应完全由国内生产者制造。狭义的进口替代仅限于用国内产品替代某一特定产品的进口。但是,从广义上讲,一个领域的进口替代旨在通过减少或禁止某些产品的进口,使国内经济结构发生预期的变化,或者为国内非传统领域的投资创造动力,使资源能够进入这一新的产业部门,导致生产活动的出现和扩大,从而改善整体经济结构。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中国家生产的农业和矿产初级产品价格下降,而发达国家生产的消费品价格上升,不平等的贸易关系日益突出。为了克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不平等贸易,发展本国民族工业,广大发展中国家努力发展一些进口商品的生产,供国内少数富裕阶层消费,从而实现进口替代。进口替代一般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立和发展一批最终消费品产业,如食品、服装、家电制造及相关的纺织、皮革、木材等产业,以国产消费品替代进口商品。当国产消费品能够替代进口商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时,就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进口替代从消费品转向国内紧缺的资本品和中间产品的生产,如机械制造、石油加工、钢铁工业等资本密集型行业。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发展,进口替代产业日趋成熟,为全面工业化奠定了基础。出口替代政策是指一个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出口,发展出口产业,逐步以轻工业产品出口替代初级产品出口,以重化产品出口替代轻工业产品出口,以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的政策。又称出口替代工业化政策或出口导向工业化政策,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产物。采取的措施有:(1)为出口企业提供出口关税减免、出口退税、出口补贴、出口信贷和出口保险等。,目的是降低出口成本,开拓国外市场,增强出口竞争力。②向出口生产企业提供微利生产贷款,优先安排进口设备和原材料所需外汇,大力引进资金、技术、管理知识,建立出口加工区等。,目的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创汇能力。
(1)进口替代:主要方法是利用高关税和数量措施限制基本消费品的进口,同时利用高估的汇率鼓励工业所需的原材料和技术设备的进口,以达到支持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目的,实现基本消费品的进口替代。(1)优势:(1)奠定一个国家初步的工业基础;②发挥国内资源优势;③保证外汇用在最关键的地方。(2)弊端:(1)阻碍出口发展,导致国际收支恶化;②忽视非进口替代部门的发展;③排斥竞争,降低整体经济效率。(2)出口导向:其主要特征是逐渐接近均衡汇率,有的甚至低估汇率以鼓励出口;取消数量限制措施。(1)优点:①有利于比较利益的获取;②引入竞争机制;③促进出口发展;④适应国际贸易规范。(2)缺点:(1)容易出现外汇失衡;②对外依存度大。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选择保护性贸易政策的原因是在工业经济时代,尤其是20世纪50-6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国家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结构呈现单一化和畸形化的特点。发达国家工业化已经充分发展,国内市场日益饱和,迫切需要向海外拓展原料和销售市场。因此,发达国家大力提倡自由贸易。
。原则上,自由贸易要求国际贸易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因此,发达国家可以把自己的制成品卖给广大的落后国家,实现自己的经济扩张。而落后国家只能生产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经济结构得不到改善和升级,经济发展永远停留在落后水平。在不对称经济发展的要求下,发达国家往往凭借实力,大力推行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剥削和掠夺落后国家的经济资源,摧毁和扼杀其新兴产业。在这种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独立和发展利益将得不到根本保障。面对特殊的历史背景,发展经济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保护民族工业的思想和口号。保护性贸易政策的提出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认同,成为工业化初期的必然选择。通过对民族工业的保护,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获得了一定的空空间。生产力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比较介绍到此为止。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网站的内容。关于进口替代的缺点,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比较的更多信息,别忘了在这个网站上查找。
1.2013年10月24日,财政部公布了《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通知规定,在现行政策框架下,对试验区内生产性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企业进口所需的机器设备等货物予以免税。但生活服务业等企业进口的货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规定明确免税的货物除外。
2.自2010年7月15日起,对国内企业承担《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国家支持的重大科技项目开发所需的国内不能生产的关键设备(含软件工具和技术)、零部件和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扩展信息:
当然,也要警惕那些流量异常的企业。企业的异常流动主要有四种类型:
(1)脱壳分离式
这类企业“基地窝在东边,注册在西边;南方上市,北方生产销售”。有的企业只是在某个园区或经济开发区注册或挂个牌,实际生产经营场所不变。有的在同一住所注册了几个甚至十几个公司。
(2)总支办“倒置”
有的企业为了享受优惠政策,把原来的总公司搬到一个经济开发区,在同一个地方设立分支机构,导致税收转移或税级变化。
(3)“全剥离”
由于各区对企业的优惠政策不同,存在“哪里政策宽松,企业就往哪里搬”的现象。这类企业新注册地虽然与经营地一致,但并不是实际生产经营的需要,只是单纯为了享受优惠政策,比如免税、少缴各种资金等。个别企业在此享受优惠政策,搬迁到新址继续享受优惠政策。
(4)“无证游泳”
少数企业为了摆脱工商、税务部门的属地管理,以变更经营场所为名,无证从事游泳。
来源:百度百科-税收优惠
对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和限制类B类的外商投资项目和技术转让,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列入《外商投资项目进口商品目录》不予免税的货物除外。
对符合条件的外资项目,由项目审批单位(自治区外经贸厅或自治区经委)给予明确答复,并出具《国家鼓励发散发展的内外资项目确认书》。海关根据《确认书》和《外商投资项目进口商品目录》办理进口设备免税手续。
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贷款项目进口的自用设备,以及外商在加工贸易中提供的不作价进口设备,按上述规定执行。
扩展数据
纳税人申请减免税,必须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供下列书面材料:
1.减免税申请报告。包括减免税的依据、范围、期限、金额、企业基本情况等。
2.填写《政策性减免税申请表》及其他相关减免税申请表。
3.纳税人的财务会计报表。
4.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5.税务机关根据不同减免税项目要求的其他材料。
来源:百度百科-减免税
高新技术设备和进口关键零部件免税政策
根据通知,自2009年7月1日起,对国内企业为生产国家支持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而确需进口的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同时,取消整机和成套设备进口免税政策。对国产设备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仍需进口的,作为过渡措施,经过严格审查,通过逐步降低优惠幅度、缩小免税范围等方式,在一定期限内继续给予进口优惠政策。此外,自2009年7月1日起,暂停对国内企业为重大技术装备研制生产进口部分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支付的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先征后返政策。与此有关的原文件同时废止。通知特别指出,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6月30日,企业申请继续享受进口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先征后退税收政策的, 最迟于2009年符合《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若干意见的通知》(财税字[2007]11号)及相关特殊进口税收政策。 省级财政部门应于2009年10月30日前将申请文件报送财政部。符合条件的企业应在取得退税确认书之日起半年内,按照国税发[2007]11号文件规定的相关程序向进口地海关申请退税,逾期不再受理。企业申请享受2009年7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进口的重大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原材料进口免税政策的,最迟应在2009年10月1日前提交申请文件。具体申请条件和程序按本通知附件1所列暂行规定执行,逾期不再受理。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在收到企业申请后15个工作日内,会同企业所在地直属海关和财政部地方金融监管办完成初审,将申请文件和初审意见汇总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并抄报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能源装备生产企业的申请文件和初审意见同时送国家能源局)。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和核电项目业主分别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提交申请文件,抄报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符合条件的企业从2009年7月1日起享受2009年进口免税政策。
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享受的减免税规定是,在对外投资总额和外经贸、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认定的额度内,可以免税进口自用设备。
外商投资25%以下的企业暂不能享受上述优惠政策。
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的下列设备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1.1996年3月31日前批准设立的企业,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设备,除国家规定不予免税的20种商品外,可免征关税和增值税;
2.1996年4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经批准设立的企业,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有设备,除列入《外商投资不予免税商品目录》的商品外,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3.1998年1月1日以后批准设立的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或限制类乙类项目的企业,可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设备,列入《外商投资不予免税商品目录》的商品除外,可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如果上述设备免税,必须先在海关办理审批手续。审核通过后,海关向企业签发免税证明,企业凭免税证明在通关环节办理免税通关手续。
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的部分设备可以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货物监管免税办法》。
首先,目前外商投资企业进口自用设备不再免征进口增值税,但外商投资企业可以将进口设备缴纳的进口增值税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外商投资企业能否申请进口自用设备免征关税,与外商投资企业投资的行业和进口设备有关。因此...哪些外商投资企业和进口自用设备可以申请免征关税?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一)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资企业),其投资项目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类或《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产业项目的,其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及其配套技术、配件和备件(以下简称自用设备)不列入《外商投资项目免税进口商品目录》。
(二)外商投资企业为加工贸易企业,其进口设备为外国投资者提供的不作价进口设备,免征关税。
(三)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R&D中心、先进技术型和出口型外商投资企业,在原批准的生产经营范围内,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要的自用设备及其配套技术、配件和备件,免征关税。
(四)外商投资软件生产和集成电路生产企业进口除国务院国发〔1997〕37号文件规定的《外商投资项目进口货物目录》和《内资项目进口货物目录》以外的自用设备,免征增值税。
免税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你的进口设备生产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产业目录中的鼓励类,即你生产的产品必须有相应的条目;其次,你进口的设备必须在国家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之外,也就是你的设备必须满足一定的技术参数。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去经信委或者发改委审批,拿到批文后去海关申请免填单。但这只是免税,17%的增值税还是要交的,先交再扣。
另外,对于国家福利企业,也就是残疾人企业,只要公司符合条件,到民政部审批,再到海关审批,就可以免征海关增值税。
有些设备本身的关税是零,这样的设备根本不需要经过任何审批手续。在入关的时候,如果海关认为你的归类税号是正确的,你就不用直接交税了。这种设备是零关税设备,不同于免税。
从台湾省进口的设备大部分是免关税的,因为大陆和台湾省有ecfa海峡自由贸易协定。如果来自台湾省的设备有来自台湾省的原产地证书,则没有关税。
商务部进口设备免税文件的出台和商务部进口设备免税文件的规定到此结束。不知道你有没有找到你需要的资料?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并关注这个网站。
联系人:熊楚
手机:13538281696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承接跨境电商独立站代运营seo、谷歌竞价、fb 投流、培训指导,数据分析,脚本软件工具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