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M(泛太平洋海运大会)会议由JOC主办,创立于1999年,于每年3月在美国长滩举办,是全球港航业的重要会议。
因为直客的签约还没有完成,船东的主要精力还在直客身上,货代和船东的合约谈判陆续展开。在初期阶段,MQC(最低货量承诺)的量和合约框架已经有了,目前为止透露的信息已经足够做一个大概的判断。
如果说直客是苦的话,大部分货代今年就一个字:难。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很多货代的MQC会被减,有的被砍多达30-50%
原因大家很清楚了:船东今年直客的MQC会增加,在总体运力没有明显增长的情况下,货代的MQC只能被砍。不过,目前看来,头部货代都能保住原来的MQC,有的甚至还能增加MQC。跟直客市场一样,货代市场今年也会两极分化。如果直客的差别体现在约价和MQC上的话,货代最大的区别在于MQC。MQC意味着舱位,舱位意味着生存和发展。中型货代的MQC就看每家的结果了。虽然大部分要面临被减MQC的结果,特例是有的。这个时候跟船东合作的历史和配合度就显得尤为重要的。对于船东来说,他们在做减法,就看减谁的。
今年货代的fixedrate已经快绝种了
已经有船东表示今年不会给任何货代fixed rate。同样,一般只有头部货代还能拿到小比例的fixed rate,其他货代拿到的难度很大。还有,就算合约里有fixed rate,船东放不放舱位,放完舱位能不能拿到空柜,这都是不确定的。听说有的头部货代在参加直客RFQ的时候,报了100%的fixed rate,诧异之余,不禁想知道他们如何执行。以前听过太多货代答应直客fixed rate,结果到了后来连客户的电话都不听了,因为根本给不到。Over-promise,under-deliver的事情还是少干,与其做出不现实的承诺,不如开诚布公,讲明现实情况。
1.开展与新船东的合作
传统船东的舱位空缺,可以考虑由新船东来填补一部分。说到新船东,很多货代可能有复杂的感情。去年夏天舱位最紧张的时候,货代跟很多新船东合作,结果体验不是太好:超长的等泊;提重和还空都遇到问题;有的甚至还要再交钱才能把柜子提出来。凡此种种,市场对新船东有了戒备心。好消息是,经过大半年的大浪淘沙后,有的已经退出美线,留下来的新船东各方面服务逐渐改善,客户体验比去年好了很多。新船东受运力受限,不可能取代原先的船东,最多是个有效的补充。挑选新船东的时候,要看他们是否做长久经营。面临船东蚕食传统货代市场的挑战,货代需要把朋友搞的多多的,原来船东里对货代保持中性的不多了,新船东目前都是提供港到港服务,是货代的天然合作伙伴。
2.当务之急,力保MQC
这个时候过往合作历史就很关键了。除了MQC的完成度,船东还会看货量的季节分布。旺季大家都有货,关键看淡季的合作。如果货代还可以配合船东的收货策略,比如柜型(小柜,重柜,SOC箱),目的地(IPI),船东更愿意跟这样的货代合作。货代可以拿出过往配合的历史,再结合今年船东的收货意向,达成新的协议。有give,才有take。如果船东挑直客的话,对货代就更挑了。货代此时要利用上所有的关系,夸张点说,这是生存之战,发展之战。
3.做减法。这听上去有点不同寻常
困难的时候是检验客户关系的最佳时期。如果一切尘埃落定后,货代面临MQC被减的事实,做减法未必不是坏事。有限的资源要用到优质的客户身上。客户经常拖欠运费吗?产生额外费用时,是否一概拒付?是否经常临时取消订舱?客户是否只在舱位最困难的时候出现?直客在审视他们和货代的关系,以便甄别哪家才是合作伙伴。货代应该也做同样的事情。
4.提高船东网上spot rate portal的利用
越来越多的船东推出网上spot rate portal。除了直客,货代也是这一服务的使用者。Spot rate的舱位,如果刷的到,是额外的,并不计入合约的A/P(舱保)。虽然数量不大,有时候苍蝇腿再小也是肉。Spot rate也是推断船东对市场预期的有效工具。如何把两者有效结合起来,达到最大效果,今年显得特别重要。
接下来的几周很关键。如果市场即期价格重上美西$10000以上,直客签约的速度会加快。如果即期价还在$10000以下,直客的犹豫不决可能还会继续,因为去年超低的约价还没有到期,约价不够舱位的部分走即期价的话,直客也能承受。无论如何,感觉在3月底之前今年合约基本敲定,比往年早了一个月。高约价,低MQC,直客战战兢兢,货代如履薄冰,2022注定又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
联系人:熊楚
手机:13538281696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承接跨境电商独立站代运营seo、谷歌竞价、fb 投流、培训指导,数据分析,脚本软件工具撰写。